规章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有分级的要求吗?
关注:382  答案:8  悬赏:0
  • 已关闭
  • 2024-07-22 08:15
外部单位审计,提出要求在危险作业管理中,要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分级管理的要求,请问有此依据吗?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GB30871
没有分级要求
有限空间分A、B、C、D、四个等级,根据人员的多少、风险大小划分。能造成多人受伤的A级
较大以上的B级,轻微伤害C级、无伤害的D级。一般作业票上没有划分等级
有限空间作业分级管理是有依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从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程度角度出发,根据氧含量、可燃气体(蒸气)浓度和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等指标,可将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不同级别。比如有的标准规定,氧含量小于 19.5%或大于 23.5%、可燃性气体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10%、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于相关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限值等条件符合之一的环境为 1 级;氧含量为 19.5%~23.5%,且可燃性气体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5% 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10%、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于限值的 30% 且不大于规定限值、作业过程中可能缺氧、作业过程中可燃性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可能突然升高等情况为 2 级;氧含量为 19.5%~23.5%、可燃性气体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5%、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大于限值的 30%、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浓度值保持稳定的为 3 级。
政策文件的要求:一些地区的应急管理部门等会发布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分级管控的通知或文件,要求相关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分级管理,以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
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分级管理,有助于企业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策略。不同级别的有限空间作业,其危险程度和风险大小不同,企业可以根据分级结果,合理安排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制定不同的作业审批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从而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分级制度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分级制度,按照常规也应该向八大特殊作业中的,动火作业,高空作

业,以及吊装作业一样分级才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高,中

,低等风险。在实际作业中也才能管控好,每一及所存在的风险。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深基坑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风险分级管控中或管控措施可以搞搞,如要求有限空间作业票分级,纯属装B。